时 间:2016年5日28日
地点:信河街飞鹏巷7号儿童福利院一楼
参加人员:曹荣平,韩丹,潘孝侠,林彩丽,林献丰,陈孝燕,方红霞,林仁杨,汪怡颖,周张杨
导读老师:林仁杨
导读体会:.陈孝燕
第一次进福利院的感受
--陈孝燕
听说福利院的时候,在我的心中它应该就是在一个风景优美,环境安静的小巷子里。但福利院里的孩子有着这样那样的缺陷,都会令人发自内心的同情和怜悯。因为文化不高,对福利院的导读活动又不熟悉,所以都不敢报名。后来,听老义工讲,只须要陪着他们读书、画画就可以,这次我就报名过来试试自已行不行。
今天,我早早的出门坐车,因为对市区道路的不熟悉,下车后问了两三个人才找到了飞鹏巷。走在巷子里,想着巷外的喧嚣热闹,巷子里是一片宁静。踏入福利院的大门,心中就会不自觉生出一份怜悯:这里的孩子真可怜。
等到导读的时间开始时,孩子们一个个的走入教室,发现从第一个孩子进来起,我对他们居然是平常心,而非一早就有的怜悯与同情,对于这个想法,我自己也大吃一惊。帮孩子们坐到座位上以后,我站到了一位穿黄色衣服的孩子后面(我还没记住这位孩子的名字)。导读老师开始教孩子们读《弟子规》。当老师读完让小孩子跟读的时候,我很自然弯腰用手指指着字一个一个的跟着读。但是他只看着我指着的字,一个字也没读。这样读了三四次以后,他回头看了我一下,我不知道他什么意思,就朝他笑了笑,他又回头去看我指着的字。读了两次以后,他又回头看着我,我笑了笑,他又回头去看书上的字了。我在心里想,他是听不到还是不会说话啊!当第三次回头的时候他居然对着我笑了。看着他的笑脸是那么纯净、那么的真诚,像阳光照在了阴冷的角落,一片的温暖。我高兴的回了个笑脸。直到导读结束,他只是常常转头对着我笑,没有开口读过一个字,就是后来导读老师让孩子自己举手读,他也举了手,但也没开口读。我不知道他是不会开口说话还是听不到我们说话。
导读结束离开福利院,孩子举着手跟我们说再见的时候,我着着那些孩子,终于知道为什么是份平常心。我是一位母亲,在我的眼里他们不是一个已经有好几岁的孩子,而是一个刚刚呀呀学语的宝宝。他们需要的不是同情与怜悯,他们只是需要你的关怀与耐心。上天让他们失去正常人的生活,但也带走了正常人的烦恼。衷心的祝愿他们一生平安喜乐。
--凤凰飘雪2016-06-08 8:54:08编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