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行政
  • 助学
  • 助老
  • 其他
娲诲姩鎶ュ悕
2011年8月27日儿童福利院导读活动报告
nanbc   2011-08-30 21:05:11   1359次浏览 共 6 条评论
时间:2011年8月27日星期六下午
人员: 浩然不同、BOBO、KJ、leatina、jqj7432hoki0805nanbc

      本周来导读的人不多,让我这个半新人(第二次来)无处隐藏,只得接下写简报的活。平素里是个懒人,很少动笔写文章,所以,不免有些思绪万千但无从下笔的感觉。

     感谢九月,组织了导读这个平台,让我们能有机会跟孩子们接触。算来是第二次来了,对孩子们熟悉了些,对导读也一样。参加导读的人,无疑都关注这群不幸的孩子的成长,希望通过自己绵薄之力,能给他们苍白的人生增添什么,让他们在将来进入社会时,不谈较好的发展,至少有他们立足之地。

     虽然来的不多(每次都觉得孩子们在大闹天宫),但两次来一直有在思考,在我们进行导读的同时,这群孩子们需要什么,我们能做什么?(呵呵,第一次结束后,还对suby打趣说,干的是愚公移山的活。)

     教他们读经,让这包涵智慧的老祖宗话语,能在他们身上留下点印记,作为他们人生的一部分,陪伴着他们的成长这无疑是重要的。但从更宽的范围来看,让孩子们之后进入社会,去承受风雨,在我看来,除了有一些智慧的沉淀物之外,也需要有完善的人格,必要的知识和技能,当然在某种程度上讲,还需要一些物质条件(不过这个目前没有办法提供)。

     而这群忧伤小家伙,由于缺乏关爱,人格完善方面无疑有缺陷。两次来福利院,让我最大的感受是,他们渴望拥抱。拥抱他们甚至于牵手,都会让他们很开心。记得第一次来,“清钰”一直缠着要我抱他,抱他下来上课,放学后再抱他上去;上课时,抱着好动的阿虎坐在后面,我发现一旦我的手松开,他就会马上把我的手放回原处,他是想让我一直紧抱着他。第二次来,“怡红”抢着取代了“清钰”的位置。还有个家伙,经常会莫名奇妙的哭起来(虽然看起来不爽),我想他无疑想引起别人对他的注意。肢体交流的关爱,即便是对一个成年人,也是有显著效果,何况是成长期的小孩。没有关爱,好比树木没有阳光一样,不能指望有健康的生长,很难指望他们能形成完善的人格。由于身处封闭环境、少了应有关爱,再加身有缺陷,这群小孩普遍比较自卑和敏感,令人怜惜的是他们之后用什么样的心来迎接属于他们的挑战?

     而在知识和技能方面,他们令人震惊的缺乏。下来读经的孩子,最大的看样子有十三四岁(也许更大),但他们竟然都没有上过学,不认识字。因而在读经的时候,只能茫然的跟着,而不能照着字一起朗读。原先我以为是福利院里没有教育,之后上网查询温州儿童福利院的网站,上面介绍说有教智力正常的孩子们学习。既然能下来读经,并能跟的上,智力方面显然没有太大的问题,那么,由于什么原因,尤其是一些明显智力、身体都没有问题的孩子(例如阿虎),他们不认识字,他们的教育权被剥夺?而在另外一方面,享受九年基础教育,是孩子们的一种权利也是义务,即便福利院自己提供教育,但也不能剥夺他们享有基础教育的权利,他们为什么没有享有?对于这群不幸的孩子来说,教育可能是唯一能改变他们命运的事情。相信没有人会认为,福利院的教育或者我们每周的一个半小时,能代替九年基础教育;相信没有人会否认,九年基础教育,对他们人生的影响。每次看到活泼好动的阿虎坐在那里漫不经心地读经,我心里都在叹息-他不应该在这里接受教育。

     正如每周的一个半小时不能取代九年义务教育,这在短短的时间内,我们很难给予他们真正的关爱。即便是我们抽出时间陪他们玩,带他们出去,偶尔打打电话,但那种属于家庭的,能日常性的关注的感情,使我们不能提供的,而这却是心理成长、人格完善过程中的最重要的养料。

     现在还留在福利院的小孩,多多少少可能都有些缺陷,不能指望都能有家庭收养他们,但有些正常的小家伙,他们应当有家庭的照料,他们不应该呆在这里,虚度他们的年华。所以我们能不能试着留意和积极联系有需要、心底好的家庭收养他们,并建立档案持续性地跟踪关注;我们同样能不能做点什么,保障他们的教育权,让他们至少享受最基本的九年教育?这会不会是他们更需要的,是我们更要做的?

     在读经本身方面,导读的老师都很尽力,suby上次嗓子教的都有些哑了,BOBO(希望没记错)累的也都呛,但小家伙们奔奔跳跳的厉害,没有多少心思放在经书上。

古人小时读经,是在先生戒尺的威吓下,每日里死记硬背,经年间风雨不动。在这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中,逐渐习的圣贤之理,明白大道之教化。以至于担当之年,能有“为天地立心、为生民立命、为往圣继绝学、为万世开太平”豪迈。

     而我们的每周读经,时间短而间隔长,缺乏重复也缺乏强制,能让他们留下多少记忆,令人怀疑?

     我记得上小学的时候,最期盼的体育课下雨,这样体育老师就可以一节课的将故事。现在的我,想不起来小学课本上曾学过什么,但对于体育老师讲的武松打虎的故事,现在仍记忆犹新。相信小家伙们也会喜欢听故事,精彩的故事,也学会让他们长大之后仍不时回味。所以,导读老师,能不能在准备导读的时候,针对所要教的,准备几个故事,用故事告诉他们,学的是什么,加深他们的印象。当然教育本身是让他们顺乎天性的发展,也许我们以后可以在发掘他们天赋方面做些事情。

     零零碎碎写了半天,都不知道算不上简报(呵呵),结束之前,突然觉得让新人写报道的人,真是高人。这样让我有种之后要被导读捆住的感觉,真厉害!看似没有动作,效果出奇之好,真是圣人无为而无不为啊!

     PS:导读义工名单这张纸被我不知道放在哪里了,上面的名字是凭报名帖子跟帖写上去的,如果有错误,不要介意,原谅我这个马大哈吧!


我是 验证码:  

共 6 条

jqj7432 :

木犀说得很有道理,我们需要交流交流...... 报告也写得很好,支持一下......

2011-09-02 16:00:49

nanbc :

饭量大,管饱不?

2011-09-12 14:26:32

木犀 :

很真诚的一篇文章,忍不住发发“牢骚”。夏天的小朋友特别活泼,或许和厄尔尼诺现象有关,开个玩笑。应试教育下的小朋友都已经失去童真了。关于是否增加其他学习内容,好像九月同志已经有指导性思路,以后应该会有更多、适合福利院小朋友的课程。80后、90后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,90前后更没有多少带小朋友的经验,所以帮助老师维持课堂秩序就比较难,还是建议下课后花个10几分钟时间交流、分享、指导一下。[align=right][color=#000066][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-8-31 9:51:07编辑过][/color][/align]

2011-08-31 9:50:24

蕃茄 :

辛苦了。很不错的报告~

2011-08-31 15:42:06

leatina :

这篇报告写出了我们几个初来乍到的义工的心声!赞一个!!

2011-09-05 21:47:09

subybilin :

最初让新人写报告的原因是新人对导读的感受会更真切,容易有感而发,也有助于我们导读活动的改进,这篇报告基本上把新人的想法都涵盖了,nanbc辛苦了,让九月请吃饭啊 木犀的提议很好,原来也有提过的,关键还在于实施哦

2011-09-07 10:44:11

关于182 | 联系我们 | 常见问题 | 更新日志
   E-mail:web#182yg.org (请将#改为@)  联系电话:18267801590
法律顾问:周义军律师 技术支持:浮生
温州一八二义工协会 版权所有 转摘请注明出处 © 2025 www.182yg.org All Rights Reserved.

浙ICP备14007665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