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11年7月16日星期六下午
人员:九月 182626 南甘霖 金依琼 nofishing 番茄 182647 光羽 知知 木犀
KJ 徐好 scheweden 叶汝雯
2点20多一点到了福利院,一进教室好多义工都到了,不过基本上都不认识(貌似我也是新人)。老程序上2楼带小朋友们下来,看着他们见到我们那欢呼雀跃的表情,有些淡淡的伤感,这是一个很需要人关心的弱势群体。
确实如九月所说,这次导读小朋友的纪律不是很好,可能是刚午休完,精力比较旺盛。总的来说还是男生“皮”一点,特别是“蟋蟀”和小虎,用温州方言说就是“橄榄臀”(就是坐不住的意思)不是在玩纸船,就是在按空调,好不容易做在下读书,也是摇头晃脑、左顾右盼。我看番茄老师说的口都干了,一下课就喝水,估摸着喝水是没用了,要吃金嗓子喉宝。第二节是小朋友们当小老师的时间,我发现学良虽然口齿不清,但上课表现还是比较积极的,时常举手要当小老师。但大部分的小朋友还是不怎么愿意开口和举手的。所以还是集思广益,请各位义工想想有什么能提高小朋友导读积极性的方法。
最后我想说一下关于番茄给我们发了一份阅读资料,是关于小朋友学习知识内容的解答。前段时间在论坛上看到导读组的义工,建议把现有的导读教材换成一些简单易懂的经典文学。看了阅读资料,总结了一下与大家分享,不知是否正确,还望指正。按阅读资料上学习的话,需要一个大前提,那就是父母、家庭教育。“知行合一”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,这里并不是说读书对小朋友们无用,只是福利院环境限制“行为”这种知识的吸收,客观的说在儿童福利院五楼还有很多小朋友被关在里面,不让他们出去(不准出去的情况比较复杂,这里就不做阐述)。听说等他们到了18岁,就会被转到成人福利院,那里的环境和这边比起来要差很多,更没有多的自由时间。那小朋友就更不能“理论结合实际”了。所以,今后的课程是否可以增加一些互动,来加强小朋友们“行为”知识的学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