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经典教育导读
中国人不得不面对的教育——中华国学经典
孩子的教育是父母不得不直面的话题,也是社会最为关注的热点。
“望子成龙、望女成凤”是父母毕生的心愿,而为孩子提供什么样的教育则是能否实现这一愿望的的关键!
“三岁看大、七岁看老”,从零岁开始的早期教育,是播种的耕耘,开始生命的编程,建构孩子一生对世界的基本反应模式。把握孩子的早期教育也就把握了孩子的未来。
而对教育的思考与选择,越接近教育的本质,越服务于生命的品质,就越有意义。那么做父母的您曾经思考过下面的问题吗:
1、人生可以更美好,生命资源有限,我们现在给孩子的教育是最完备、最经济的吗?
2、究竟把握什么样的教育关键点,才能确保孩子少走弯路,平安一生?
3、究竟什么样的教育,才能让孩子获取心灵的自在与幸福?
4、当今世界变幻莫测,究竟选择什么样的教育才能让孩子“世事洞明,人情练达”,拥有足够的应变智慧?
究竟应当教给孩子什么呢?“教什么”是战略问题,“怎么教”是战术问题。战略高于战术,战术上的错误允许犯一千次,但战略上的错误绝不允许犯一次!
追问在任何时代、任何变迁下,最基本、最不会变的东西是什么,进而训练出最基本的思考能力,包括对伦理、人生等问题的看法以及创造性的学习思维能力,这也正是我们应该教给孩子受用一辈子的东西。
经典教育就是让孩子在大脑发育最迅速的年龄阶段,通过接触代表人类最高智慧的经典文化,开发其高度智力、培养其健全人格,为孩子的成人成才奠定坚实基础的一种教育方法—根基教育!就是解决孩子最终成为什么样的人?如何才能让孩子更有出息?如何让孩子一生幸福快乐?
而经典,则是指古今中外重大知识领域的原创性著作,是被历史证明最有价值、最重要的文化精髓,中华国学经典则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积淀的中华文明之精髓、先贤智慧之结晶!典型的代表著作有《大学》、《中庸》、《论语》、《老子》、《易经》、《孟子》等。只要研读其中的任何经典并惠受其泽,就能有与众不同的气质,然后实现其成己成物、造福社会的理想。因此,自古便有“遗子黄金满籯,不如教子一经”之佳言传世。
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的泱泱大国,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,是历史留给我们炎黄子孙引以自豪的无价之宝。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优秀文明,作为中国人,究竟应该从祖宗留下的文化宝库里继承哪些财富,以此融贯东西文明,在世界的舞台上独领风骚?
早在1995年第八届全国政协会议上,赵朴初、叶至善、冰心、曹禺、启功、张志公、夏衍、陈荒煤、吴冷西等九位德高望重的全国政协委员以016号正式提案的形式,发出《建立幼年古典学校的紧急呼吁》。党中央、国务院发出了“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、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精粹、全面提升国民文化和道德素质、用文化影响世界”的伟大号召。
经过十余年在社会上的理念普及和教育实践,全球已经有超过一千万的儿童参与经典诵读这项活动。通过海内外十多年来的共同试验,人们逐渐认识到,诵读国学经典对开发儿童潜能、启发儿童的智慧有以下好处:
1、“幼儿养性,童蒙养正”,奠定孩子一生的道德品质的根基;
2、提升儿童的记忆力、专注力,开发生命的潜能;
3、明显快速增加识字量,语文程度提升;
4、培养读书兴趣,增加知识面,带动其它学科成绩的提高;
5、父母子女一起读经典,更能增进亲子感情,是最好的亲子活动。
学习方法(根据我们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)
1、“小朋友,跟我读!”这是经典导读的六字真言。“不求理解,只求熟读”,简单的过程不要复杂化,只要反复念反复跟读,儿童自然就能背诵。
2、动画教学:365阳光在线中的经典教育课程属于动画表现形式,符合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点,是学习效果最佳的“动画学习工具”;只要每天在家里(或幼儿园、学校)运用30分钟左右的时间反复跟读,长此以往持久下去,会收到惊人的效果!
3、亲子教学:“人人是老师,处处是教室”,只要有热忱,能读拼音,就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导读老师。口传身教,借助于此书,在动画教学之余温习的时候,父母读一句,孩子跟读一句,强化记忆效果,同时有助于培养亲子感情。
4、儿童的背诵速度,将在三个星期后明显加快。因此可采取渐进的方式。原则上:第一个月每天熟读或背诵半页(80字左右),第二个月每天熟读或背诵一页,第三个月每天熟读或背诵一页半。
5、“知行合一”:好习惯是孩子一生的财富,孩子学习了“文”,就需要化用到生活中。父母要注意抓住教育的契机,及时引导、以身立教、教育孩子纠正不良习惯,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,做到“知行合一”。
特别注意:不要以成人对经典难易的看法来衡量课程的深浅,儿童的学习潜能和吸收力是成人无法想象的,例如背诵《三字经》与背诵《大学》、《中庸》对孩子来说,没有难易之分,故不赞成让儿童由《三字经》、唐诗等辅助教材开始背诵,而建议从《大学》、《中庸》、《论语》等开始。
儿童必读的国学经典课程内容简介
《大学》——中国人必读的一本书
约2000字,孙中山先生称这本书是“中国独有之宝贝”,是中国人必读的一本书。曾国藩选拔人才的标准“功名看器宇,事业看精神”,所谓“器宇”即一个人的心量。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认为:读《大学》可以培养孩子敦厚中正之性,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、价值观、世界观,从小就建构“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”的远大人生格局。
《中庸》——“和谐”人生的指南
约4000字,“中”是指做人做事不偏激,中正平和;“庸”就是“永恒不变”,所以,《中庸》说的就是永恒不变的和谐之道。学了《中庸》,能够开发领导潜能,培养处理人际关系的智慧,成为一个高EQ素养的人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