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行政
  • 助学
  • 助老
  • 其他
娲诲姩鎶ュ悕
学雷锋日里,不妨当名志愿者
PJC   2010-01-15 23:14:01   3013次浏览 共 1 条评论

 

  黄之宏

 

  又到3月5日,记忆里又浮现毛泽东主席那遒劲的大字——“向雷锋同志学习”。今年是这一题词发表46周年,《浙江省志愿服务条例》颁布施行1周年纪念,也是我省第2个志愿者日。


  谈到雷锋,印象里还是那位绿军帽、绿军装、露着暖阳般微笑的温和叔叔。经历了特殊年代的沉淀,这个形象已是我为人人、奉献社会的符号。而今,这个符号的诠释者不一定年轻,也不一定是男性,雷锋的“枪”被无数的志愿者继承着,而后者更是作为一个群体崛起了。

 

  雷锋是一个人、一个好人,然而再好也只是个体;志愿者是一群人,一类人,他们之中或许没有一个人能全尽雷锋的善举,但这个团体、群体却能温暖更多人。

 

  雷锋的助人形式像一波水纹、以自己为中心向外蔓延,蜡烛般燃尽自己,光照所能光照之人;他的“为人民服务”固然无限,其个体生命却短暂而有限。志愿者的助人自助却是一张网络,他们或许只在有限范围内、在各种原则下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,但制度通过这张网,招募了诸多不同个体,唤起的力量却更无限而永恒。

 

  中华民族自古有着大同之志,也从来不乏乐善好施之人,更不用说40多年前出现这样一位杰出的榜样雷锋。但人们却说:2008,才是中国的志愿者元年。

 

  “元年”,不是因志愿者日设立,而是因为一场举国哀痛的灾难和一场举国欢腾的盛事,千千万万志愿者应着召唤集体亮相。他们悄悄背起行囊奔赴震区,他们悄悄向爱心账户汇款,他们悄悄跑到医院看望那些汶川来的孩子,他们悄悄报名希望为奥运送上一个微笑……他们可能是尚且懵懂的学生,也可能是平日严肃的公务人员,可能是锱铢必较的生意人,也可能是刚解决温饱的农民工……他们以一种不求回报的奉献精神和重在参与的态度,自发地在群体中找到了一个角色。

 

  学雷锋提倡奉献,我们小时候唱着“学习雷锋好榜样”,跟着队伍走上街头擦栏杆、捡垃圾、修电器、访孤老……这股热忱却往往难持续发力,所以难免“雷锋叔叔没户口,三月来了四月走”的遗憾。

 

  志愿者却一直是“常住户口”。在大地震渐渐退出报纸的头版头条,奥运会也不再那么吸引眼球之时,我们身边的志愿者依旧:182义工网的导读小组周六从不缺席;春天到了,总有一群叔叔阿姨带着福利院的孩子们晒太阳;苍南的海上搜救好手从不忽视海上的求救信息;绿眼睛的年轻人不忍放弃一只受伤动物的生命;无偿献血服务队的青年总是勇敢地摞起袖子;红日亭老人们不论三伏还是三九,从酷暑中的伏茶到寒晨里的热粥,从不间断向路人递上温馨……

 

  这或许就是以前学雷锋和今天做志愿者的相同而又不同之处。在今天,志愿者们有一个论坛、有一个QQ群、有一个网络、有一个红日亭。我们并不缺乏爱心、不缺乏热情,但却需要融入一个让我们的爱心持续发光、让我们的奉献热情持续发热的制度空间。志愿者们的组织正在构建。

 

  所以,在今年学雷锋日里,不妨注册当名志愿者。

 

稿源:温州网--温州日报

日期:2009年03月05日

[align=right][color=#000066][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-1-15 23:20:34编辑过][/color][/align]

我是 验证码:  

共 1 条

希望彩虹 :

顶一下!!

2010-01-16 13:36:48

关于182 | 联系我们 | 常见问题 | 更新日志
   E-mail:web#182yg.org (请将#改为@)  联系电话:18267801590
法律顾问:周义军律师 技术支持:浮生
温州一八二义工协会 版权所有 转摘请注明出处 © 2025 www.182yg.org All Rights Reserved.

浙ICP备14007665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