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心所遇 :
我们每每以为老人得病或者不幸是因为年老体弱的原因,可事实就如一句名言说的,少不学老何为一样,从少对自己的身体和性格放纵和不负责任,才会有年老时的各位问题出现;人家说年老德尊,人活到一定的年纪就会积累一些我们年轻人所不能达到的智慧,这种智慧可以使自己免除很多麻烦,可是现在好像世界变了,年老的人反而变得为老不尊,甚至老年犯罪上升,这不能不说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悲哀,尊老爱幼是我们国家的传统,因为古人最重修心养身之道,>里首章就指出修身正心诚意格物,说一个人要有所作为有所成就,就必须把内部心态和外部知识看得同样重要.现在的大学教育在古时最多叫小学,也就是格物,就是穷究事物之理,而不管人的身心修养.
如此说来: 在生存温饱还没有解决的情况下,无法谈养生之道,更何况老人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,我们只能在边上不时的善意提醒. 这句是很有道理也是很没有道理的.
养生之道其实就是养心之道,心正则身安,>里首先提出人的精神恬淡虚无,病安从来的道理.虽然是大道理,也说明一个人要身安先要心安的问题,而有趣的是,人们在物质不丰时反而能心安,物质条件大好的今天,反而显得很浮躁,从小孩子到老年多是如此,最明显的表现却集中在大学校园里.
养生之道就是养心之道,这一点是毋庸质疑的,人老了,悔之晚矣,现在要做的也就是如何安度晚年,我们要做的不能只是迁就老人,还得去影响老人,让老人能对自己的身心有一个更深的认识,更能放开心怀.
废话一大堆,璇姐就当我小孩子乱说好了,实在是看不惯多数人以年龄为借口,说自己年老体衰不能学什么了,也不是谁说要活到老学到老的,这句话我可是从小学时就开始听了,为什么现实反而相反呢?
再说了,行动不便有时反而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,用来消磨时光实在可惜了.
小子一家之言,各位老大就当我一面之辞好了.